2019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發展前景分析解讀
近年來,隨著生態環境保衛戰的提出,環境監測儀器也迎來了快速的發展階段。各地的水質環境自動監測站、大氣環境監測站等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,已經基本完成了水質監測、大氣質量監測、污染源監測為主體的環境監測網絡搭建工作。但是這只意味著我國環境監測行業騰飛的大環境基本形成,未來環境儀器還有很大的市場需求。
環境監測是環境治理的重要條件,可以說是環境治理工作的標尺,對于打贏生態環境攻堅戰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,其監測數據能客觀評價環境質量狀況,反映污染治理成效。按照應用的領域,環境監測儀器可以分為大氣環境監測儀器、土壤環境監測儀器、水環境監測儀器等。
雖然近年來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有所下降,但排放量依然巨大,其中電力、鋼鐵、造紙、印染等行業是主要工業排放源,水質污染狀況嚴重,土壤環境也面對著巨大的危機,環境監測勢在必行。
新年之際,北京市印發了《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堅戰2019年行動計劃》,將目標進行細化;河北省印發了《碧水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》 ,投資近900億;福建省發布了《關于下達2018年度中央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預算的通知》,將重點對土壤污染環境進行防治管理。
由此可見,環境監測儀器發展空間廣闊。除了各地區的環境監測系統的建設外,隨著環境保護稅法的實行,對于一些企業來說,必須要對污染物進行監測。不管是企業自行安裝環境監測系統,還是交給第三方檢測機構,未來,監測儀器的市場都會進一步擴大。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看到了智能儀器儀表的發展,研發的產品也必然朝著自動化、智能化和網絡化的方向發展!